导航

济南大学附属学校前往北京十一学校进行调研交流活动

发布日期:2021-10-07  点击:[]

 

为落实双减政策,学习课改先进经验,提高附属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探索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模式。927日—28日,济南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张峰主任、济南第二十七中张涛校长、济南大学附属学校(舜苑)校长金华、济南大学附属学校(舜文)教学管理部王瑞红部长及部分教师代表前往北京十一学校进行调研交流。北京十一学校英文特级教师王鲁豫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会上,王鲁豫老师对济南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及附属学校领导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希望能进一步加深交流合作。交流活动中王鲁豫主任从学校战略、价值观与文化、课程体系等方面,全面解读了北京十一学校在课程体系、课程评价、课程架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的深度变革和育人模式创新实践,通过国家课程校本化,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取消行政班,实施咨询师制和教育顾问制,建立了新型治理体系,实现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真正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转型。

 

 

会后济南大学附属学校相关领导在北京十一学校执行校长赵凤华、教导处主任、课程研究院院长张艳丽,党政办公室主任杨雄等领导的陪同下分别参观了北京十一学校和北京十一晋元中学教学场所、活动场所及油泥模型教师、服装设计教室、数据库教室、工业设计教室、动漫教室等特色学习场所,实地了解教学模式和办学环境。济南大学基础教育中心及附属学校相关领导对学校“面向人人、人人受益、懂得欣赏、参与表达”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植入前沿学科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赞扬学校学习空间的独特设计理念,肯定这样的场所设计为学校不同的课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北京十一中学作为国家办学体制和高中特色发展改革试点单位,着力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至今,北京十一学校已经完成三次变革迭代,从实现学校转型到完成育人模式探索,再到近几年实施“从教学走向学习”的教育实践,十一学校始终瞄准国家教育战略,不断涉入教育改革深水区,边实践边推广,引领带动了一批学校参与合作创新和“嫁接”成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为全国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和宝贵经验。

  此次调研不仅为济南大学附属学校提供了许多极具参考性和实践性的经验,也充分彰显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术与实践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附属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在教育教学领域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创新教学理念、开拓办学思维,不断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在深入研究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学校特色,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优化管理流程、健全监督体系,抓住机遇、立足改革,赢得新的更大发展。扎实推进各项改革探索,惟精惟一,做好学生成长的播种者和筑梦人,走出一条现代教育的新路子。

 

上一条:课后延时服务 彰显教育温度 ——济南大学幼儿园开展5+1课后延时服务 下一条:省教育厅、济南市市中区、济南大学领导走访济南大学附属学校(舜文)慰问教师

关闭